欢迎进入tm33.net!
股票代码:002407
将近三?秋训训练

焦作日报:盛世江山智者胜

2021/3/19 16:53:47

“敢向大潮听涛声”焦作企业家系列报告文学之三

盛世江山智者胜

 邓少勇 孙国利

 

话说李世江,先听几句打油诗:


盛世露峥嵘,“氟”战会用兵;


三江达四海,独辟新路径;


出奇能制胜,称霸有内功;


输赢比才情,智者留美名。

QQ拼音截图未命名.jpg

北京。广东。


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政治功能是有讲究的。


2019年新年伊始,“最美退役军人”首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九州娱乐送88元董事长李世江第一个登台。


第一个登台是有讲究的。李世江6分钟的演讲,激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2020年底,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企业家年会在广东东莞召开。


企业家会议选择在广东东莞是有讲究的。


广东改革先行,东莞由改革前GDP不过几亿元的农业县,到2020年GDP9650亿元的“世界工厂”,企业家会议选址意义深刻。在这个地方,“全国优秀企业家”的桂冠戴在了李世江头上。在论坛上,李世江发表了《在“双循环”格局下的数字化思考》主题演讲。


企业家们为李世江从氟化工向新能源转型的战略建树肃然起敬。


成就很“生猛”,术语太生涩。用俗话广而告之。满大街跑的电动汽车,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都来自锂电池的续航。


锂电池有一种核心材料叫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锂就是李世江麾下多氟多的主打产品,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国内市场占有率35%,全球市场占有率20%。


李世江致力探求氟元素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当前已经在中国十二大新材料体系中参与6个领域,即新能源、电子信息、前沿性新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性材料。


站在化学元素周期表面前,李世江立足氟、锂、硅3种元素,创造了“氟锂妙结合、氟硅巧分家、氟硅再聚首”的神奇,用“创新驱动”叩响“造福人类”的未来,为人类知识宝库增添了更多带有多氟多印记的“中国元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创造神话的李世江土生土长于怀川,起步于一个区办小厂,借改革春风,震同行、惊世人。李世江先后承担和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等近20项国字号研发及工程项目。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这些年来,在李世江的引领之下,多氟多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之路,牢牢把行业的话语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一览众山小,氟业达巅峰。


焦作起步,河南霸主,中国领先,全球瞩目。


这就是李世江。


氟通四海,锂行天下,硅达五洲,傲视群雄。


这就是李世江。

QQ拼音截图未命名111.jpg


因为生命中当过兵,兵的血性便流淌于血液中。


军歌唱出铿锵,军舞彰显力量,军装穿出刚毅,军章铭记辉煌!


云南红河的1969年,多灾多难。


那年1月,是李世江当兵的第二个年头,18岁。


边陲红河州,6级地震突如其来。


一声沉闷的声音之后,即刻之间,天摇地动,大片房屋夷为平地,人的生命顿时显得那么弱小。


正在执勤的李世江,霎时明白过来。


灾情就是命令!李世江和战友们立即冲到受灾最重的村落。


钉子穿透了他的胶鞋,疼痛钻心,他顾不得许多,拼了命用双手在残垣断壁中抓刨,李世江的手指磨掉肉皮,他们徒手救出19名村民。


村民们流着泪要给他和战友包扎,他们却转身又跑向下一个村落。


此役,李世江血性初露,火线中他在党旗下举起了右手。


那年8月,山洪暴发。为了保护下游村庄,部队领导决定拉一根绳子到对岸,李世江第一个报名。战友们将绳子拴住他的腰,在激流中他艰难前行,一个巨浪打过,李世江顿时没了踪影。当战友们七手八脚将他拽出水面,他没有一丝犹豫,抹了一把脸,又一次冲向对岸。


过后,当首长和战友知道李世江是个“旱鸭子”时,惊出一身冷汗!


艰苦年代,部队工程都是自己动手。一次火箭军要建设工事,李世江正闹肚子,他坚持出工,连长坚决不准,将他锁在屋里。李世江从窗户里爬出来,挑起水泥筐就走,连长无奈,只好嘱托战友注意照顾。


部队是个大学校。李世江一有时间就到部队阅览室读书看报,几年时间,积累了一些文化知识。正是部队的历练,让他在以后的日子有了和社会交融的本钱。



1973年,李世江服役期满,退役返乡。


“在工厂工作时,我有空就和书本为伴。领导发现我是个‘文化人’,就安排我给大家补习语文课。我一边学习一边给大家讲课,也让我对高中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其实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李世江说。


1983年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招生,李世江以全县前三甲的成绩被录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不仅对他的人生起了非常大的影响,也让他对学习新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李世江又考上了党校研究生,继续深造,那年他已40多岁。


李世江学以致用,当年在老家温县化肥厂当工人时,实干加巧干,利用知识小改小革。这一切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间。1992年,温县化肥厂任命李世江为技术科科长,并派往原化工部跑项目。手脚麻利、好学上进、忠厚老实的李世江,竟被原化工部规划司看上,把他借调半年,李世江为此站位高远,开阔了视野。


那年,国家计划工作会议对中国无机氟发展方向提出了要求。规划司领导想听听来自基层的李世江的看法。没想到李世江讲得头头是道。


是金子,在哪都发光。于是,李世江这个借调人员又被请去参与制订中国无机氟发展规划。也正是这次编写任务,让李世江对无机氟有了深刻了解。


从此,李世江一生和氟结缘,作出了惊天动地大事业。



李世江的京城表现被视为佳话。


从京城回来,李世江被焦作市中站区领导瞄上,想挖他接手焦作市冰晶石厂。其间,中站区上演了“六顾茅庐”的故事。


1996年,中站区冰晶石厂濒临倒闭,得知李世江的京城故事后,中站区领导先后六次到温县请李世江出山。条件颇具“诱惑”:配车、安排住房、高工资、家属安排工作等,面面俱到。


李世江说,车不要,房不住,先干活,后享受。干得不好,恩赐的东西不踏实。我只要平台,我只要决策权。


李世江走马上任那一天,暴雨倾盆。他卷起裤腿、蹚着洪水,来到濒临倒闭的冰晶石厂。迎接他的,是破败的厂房、满地的荒草、萎靡不振的200多名员工和3个月没有下发工资的欠账。在没脚的水中,李世江点将,36名退役军人组成突击队,以星星之火重燃冰晶石厂希望。


当年,冰晶石产量从3000吨提高到3万吨。


在中站区三级干部大会上,李世江公开宣言:培养1名亿万富翁、10名千万富翁、100名百万富翁。要让员工有房住、有车开、有舒心的事业干,过有尊严的生活!



按照李世江的宏图,1999年12月21日,九州娱乐送88元正式成立。让人始料不及的是,2010年5月18日,多氟多在深交所创业板发行股票2700万股,募集资金10.6亿元,名不见经传的九州娱乐送88元突然成为业内之星,创造了行业传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回溯其传奇,便可窥视一二。


一直以来,氟化工被视为经济发展中的黄金产业,尤其是无机氟化工产品冰晶石、氟化铝是冶金和电解铝等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和辅料,更被认为产业前景无限。


传奇从此开始。上世纪90年代,氟化工在国内的创新发展几近空白。我国绝大多数无机氟化物产品都是以萤石为原料生产,而萤石作为一种发展原子能工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家控制开采。


上世纪90年代初,李世江在原化工部搞项目时,看到了《中国氟化工发展策略》,结合对氟化工知识的了解和磷肥生产工艺的经验,李世江洞悉到中国无机氟未来的发展道路不能再走单纯开采地下萤石矿资源的老路,而是要走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道路,要利用磷肥副产的氟来做氟化盐。于是在聊天时,他将有关想法跟规划司的朋友进行了交流。对方感觉非常有道理,就说:“你对无机氟还蛮有研究的,你帮我们编写这个规划吧。”于是李世江就参与起草了规划的编写。


正是由于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令李世江终身受益,使他对化工、对综合利用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智慧而敏感的李世江在就任中站区冰晶石厂厂长后就开始布局。他想到了氟硅酸。因为有过化肥厂工作经历,李世江清楚磷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氟硅酸,而且被当作废料处理。如果能用氟硅酸生产冰晶石,将是一个绝好的商业机会。“精心谋算,说干就干。”李世江暗中组织人员研究如何把氟硅酸转化为冰晶石。


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之后,氟硅酸钠法制取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生产技术,在李世江手上呱呱坠地。


这一国内首创工艺,把氟硅酸转化成氟硅酸钠,再进一步转化为氟铝酸钠,即高分子比冰晶石;把废弃硅渣,转化为二氧化硅,成功地开发出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生产技术,打破了行业“氟硅不分家”定式,开创了“氟硅巧分家”新天地。


这项技术颠覆了国内几十年来以萤石为原料生产冰晶石的传统工艺,不仅开辟了新的氟资源、节约了宝贵的萤石,还解决了长期困扰并制约我国磷肥工业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


这个一举两得的优质技术,被评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为多氟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奠定了多氟多的创新基因。我国氟化工技术领域资深专家周正淳说:“李世江突破40年一贯制的原有工艺,创造了奇迹。”

QQ拼音截图未命名442.jpg


白手起家,实业兴邦。


借助李世江这一敏锐的眼光,多氟多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发展引擎,踏上了“蝶变”“腾飞”之路。多氟多如今已占据技术高端,引领行业技术走向,坐上了行业的龙头交椅。


在全球无机氟化工产业的版图上,多氟多也可以比肩英国的氟多多,西班牙的多多氟,进入世界三强之列。


“虎要上扑时头必须下压地面,等待机会。”李世江这样说。


研究利用磷肥行业、铝材加工以及电解铝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含氟废弃物,李世江和他的团队先后开发出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氟铝酸钠法制冰晶石、再生冰晶石和无水氟化铝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氟化盐产品新工艺。


这些新工艺的开发应用,大大提高了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动了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不仅使公司内部生产实现了氟资源的减量化和再利用,而且促进了磷肥、电解铝、铝型材加工等行业的环境保护。



目前,氟化铝共有三种生产工艺:湿法氟化铝、干法氟化铝和无水氟化铝。湿法氟化铝生产工艺是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第一代技术。干法氟化铝生产工艺是上世纪80年代湖南湘铝从瑞士布斯引进的第二代技术。


无水氟化铝生产工艺是李世江和他的团队自主创新开发的第三代新技术,具有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得到了国内外各大知名电解铝企业的首肯,一举成为全球市场最稳定、持续热销的产品,同时在氟化盐行业树立了产品更新换代的一面新旗帜。无水氟化铝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多氟多无水氟化铝生产水平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代表着氟化铝工业的最高水准,这是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


多氟多阔步向前,“氟”通四海的企业愿景正在逐渐变现。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标准的竞争上,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2000年,多氟多开发了一项当时不同于国际传统工艺的高分子比冰晶石生产新工艺,不符合当时的国家标准,但适合当时的市场需求。


凭着一腔激情,李世江拿着产品跑北京,求关注。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以多氟多产品为标本,修订了冰晶石国家标准。


一个好产品的普及,必然符合国家发展趋势。


2007年,世界知名电解铝企业美铝公司到多氟多访问。商务洽谈时,对方代表趾高气扬:“美铝是世界上最好的铝业公司,生产的铝锭是制造飞机用的,需要世界最好的产品与我们配套。你们的产品不符合美国标准。”


对方的不可一世,犹如一把尖刀,直刺李世江的自尊。盲目自尊,肯定不行,要拿产品说话。李世江用技术数据验证产品性能,证明多氟多的产品不局限于美国和中国的区域性标准,而是符合世界公认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


美国人思维直接,在事实面前,多氟多和美铝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实力,多氟多不仅参与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还被国际标准委ISO/TC226组织确定为铝用氟化盐国际标准召集单位和召集人。


屈指算来,多氟多申报专利589项,授权专利397项。主持制、修订10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已经成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样品定点研制单位、全国化学标准化委员会无机分会氟化盐工作组召集单位。冰晶石、无水氟化铝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自动化程度均居国内外同行业领先地位。


李世江说,这不仅是企业的骄傲,也是民族氟化工的骄傲。


QQ拼音截图未命名2212.jpg

进军新能源是李世江的梦想。为什么有此想法?


李世江说:“在无机氟化工领域,多氟多已经成为全球老大,但全球的冰晶石、氟化盐市场每年也就是100多万吨,中国也就是几十万吨的需求量。企业发展总会遇到‘天花板’,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转型。”


怎么转,如何转?这个方向选择题摆在李世江面前。


一位老专家在聊天时对李世江说:“老李,氟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如果把氟这个元素研究透了,氟产品是不应该按吨卖的,应该按公斤、按克来卖。比如六氟磷酸锂,它是氟化工领域‘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只有日本具有生产技术,能够批量生产,国内锂电池生产企业使用的这种原料全部依靠进口。”


老专家的一番话,触动了李世江敏感的神经。


之后,李世江多次拜访日本厂家寻求合作,但对方既不接受参观学习,也不出卖生产技术。傲慢地告诉李世江,六氟磷酸锂技术是高科技长期积累的结果,要求特别高,不仅需要严格的生产环境,还需要很高的人员素质,就连男职工吸烟、女职工抹口红都不允许。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达到这样的生产条件,要买成套设备,先拿50亿元。


50亿元,对于刚刚起步的多氟多来说,是一个泰山一样沉重的数字。悻悻然走出公司,李世江心里五味杂陈。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


日本企业的傲慢与不屑,时不时浮现在李世江的脑海里,屈辱和刺痛成为他穷则思变的力量。从那一刻起,李世江告诫自己:“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付出多大代价,多氟多一定要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六氟磷酸锂。不仅要和日本企业竞争,还要把中国的六氟磷酸锂卖到日本去!”


从日本回来后,李世江迅即成立六氟磷酸锂研制小组。


没有人知道有多难。六氟磷酸锂合成技术在国内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李世江带领科研团队,查阅各种资料,向专家请教,自己设计实验装置。然而,实验用的容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只能自己摸索焊接制作。


之后,科研小组全天24小时轮流试验,这一干就是830多个日日夜夜,上千次反复试验,先后突破原料提纯、机械密封、低温、强腐蚀、无水无尘等一道道难关,首创了以工业无水氢氟酸、工业碳酸锂制备晶体六氟磷酸锂的新型原料路径,成功制造出两克六氟磷酸锂。


两克成精!


2009年1月15日,当两克六氟磷酸锂放到李世江办公桌上时,这位七尺男儿禁不住泪流满面。由两克起步,10个月后产出2吨。第二年,年产2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线建成投产,实现了从产品工艺到设备全面“自造”,产品开始推向市场。


多氟多一小步,中国一大步。多氟多六氟磷酸锂的产业化,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开启了低价时代,使全球六氟磷酸锂售价由每吨百万元降至每吨10余万元。


北京一位老工程师含泪对李世江说:“你没做六氟磷酸锂的时候,我每年要到日本3次,给人家说好话,花几倍的高价购买;你的六氟磷酸锂做出来以后,日本人每年来我这里3次,给我说好话,降价让我用他们的产品。你们让中国人挺起了腰杆子!”


现在,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销量全球第一,不仅替代进口,还大量向国外出口,全球动力锂电池中,每4块就有1块用的是多氟多生产的六氟磷酸锂。


什么是民族自豪感?海外的感受最击心灵。


成功后的李世江又到国外考察。对方以最尊贵的贵宾规格接待:


提前留好车位,上面标明“多氟多专用”;在所有信息系统,都是“热烈欢迎CHINA李”的电子标语。在欢迎仪式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异国他乡。李世江在两行热泪中,立正定好,端端正正地向国旗敬了个军礼。


李世江清楚,这份尊重背后,是中国民族工业在世界上挺起的脊梁!



2018年,美国要求停止向中兴提供芯片供应,引起轩然大波,“缺芯少魂”的问题,严峻地摆在中国人面前。


“在关键时刻,中国企业要有民族担当,要在短时间内打破国外套在我们脖子上的枷锁、实现‘中国芯’扬眉吐气的愿望。”李世江说。


其实,2011年,多氟多已提前布局,开始对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进行立项,采用全球最高端的纯化工艺。2013年,多氟多建立起了万级清洗、千级灌装、百级分析室、电子级自动灌装线,制程设计为全球最高端纯化工艺UPSSS级(半导体级),氟化氢产品纯度达到PPT级,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超高纯电子级氢氟酸生产能力的企业。产品性能经测试完全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依靠在氟技术方面的突出优势,经过长达近10年的开发研究,多氟多在半导体工业用电子化学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跨入了芯片行业门槛正逢其时。干电子化学品,李世江以氟为媒介,通过“氟硅巧分家”生产高纯度的硅烷、乙硅烷,可以应用在芯片、光伏行业。


目前,多氟多已成功切入韩国高端半导体供应链且持续稳定批量供应,出口数量位居国内前列,与日本及欧美半导体企业合作也在积极接洽中。


如今,多氟多一期电子级氢氟酸生产线实现满负荷生产,年产5000吨电子级氢氟酸二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已具备年产1万吨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半导体级)的生产规模,光伏级电子级氢氟酸产品月销量也位居全国前列;自主开发了电子级硫酸、电子级氟化铵、电子级双氧水等系列产品……


至此,李世江拥有了一颗“中国芯”,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QQ拼音截图未命名3432.jpg


上市之后的多氟多,在内引外联上频频出招。站在全行业高度,李世江合纵连横拓疆土,谋划着并购重组、战略发展的“大战役”。


大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吸引住了李世江的目光。从“联姻白银中天”第一枚棋子落定开始,李世江整合西北,布局西南,实现氟化工战略发展,进而推动企业、行业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作为行业龙头,多氟多同时具有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2012年,多氟多在云南昆明,设立控股子公司,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建设年产3万吨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2014年建成投产。


2012年9月,多氟多在甘肃白银控股白银中天,建成8万吨无水氟化铝生产线。2017年6月,多氟多成功兼并重组盈氟金和,扩建投产8万吨高性能无水氟化铝联产6万吨无水氢氟酸项目。


李世江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让白银中天这个老军工浴火重生。盈氟金和兼并重组后,仅用20天便复工复产;短短4个月,产量达到2万多吨,最高纪录达到8000吨/月,创企业历史新高。


云天云水云天化,多磷多硅多氟多。去年12月7日,多氟多与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云南氟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多氟多以现金出资1.53亿元,持股比例51%。云天化是国内最大的磷矿采选及磷肥生产企业,拥有较好的氟资源获取能力。


李世江说,此次合作将依托多氟多全球领先的无机氟化工技术和市场优势,以氟硅酸为原料,按照“氟硅酸—氢氟酸—氟精细化学品—氟电子化学品”的增值路径,通过将氟硅酸转化成无水氟化氢和白炭黑,进一步转化为氟精细化学品、氟电子化学品,实现氟、硅资源高效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李世江说,多氟多此举,是双循环格局下先进技术和优势资源的巧妙结合,是一次绿色发展的充分实践,对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在合适的条件下,重组之路多氟多仍将继续,重组后的企业,多氟多将全力以赴,引进总部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促进企业降成本、提品质,打造更强的竞争力,实现利润大幅提升。”李世江说。



多氟多是个民营企业,但是多氟多的党建活动同样搞得红红火火。


党建融合、同频共振,是李世江的坚定信念。一路走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的牌匾驻进多氟多荣誉室。李世江是一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坚信,党旗红,企业兴。李世江将企业建设成为党建文化传播的“试验田”,让革命精神在企业薪火相传,让党建根基植入企业发展的土壤里。


“红色”人才培养工程,多氟多多年坚持,雷打不动。李世江把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标兵,把党员生产经营技术标兵培养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迄今,多氟多有200余名优秀员工,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80%的党员在技术、管理、生产、市场等重要岗位承担重要责任,20%的党员业务骨干进入企业经营管理层。在李世江的鼎力推动下,多氟多的党支部建在车间班组。党员以“我是共产党员”“我郑重承诺”为内容的“党员示范岗”活动已成常态。


在多氟多,共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作贡献,掀起了一股股党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热潮,使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创建公司党建与管理相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多氟多党委与管理层“交叉任职、优势互补”,把公司董事会成员、经理、业务骨干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让党委的领导到公司管理层兼职。


一个好榜样,可以感召一群人、带动一群人、凝聚一群人。通过李世江的引领,多氟多职工爱企业、做主人已成为一种风尚。截至2020年,多氟多共收到职工合理化建议6000多条,获得公司奖励的有3200多条,关于工艺改进及技术创新的建议占75%以上。


同心创一流,共筑中国梦。完整的党建创新体制和发展模式,使党组织成为多氟多的坚强后盾和发展动力,凝聚起了磅礴力量。


李世江说,党建,做实了,就是发展力;做细了,就是竞争力。



家国情怀,军人情节,建企一地,造福一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苦孩子出身的李世江成功后,在努力践行着这句话。

企业家要懂得把自己融于社会,要知道自己是来自于社会,最终回归社会。在李世江看来,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良知与责任永远比金钱更重要。李世江有着朴素的财富观: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得给社会留一点精神财富,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实现企业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同时,李世江不忘社会责任,从未停止热心公益的脚步。在李世江倡导下,多氟多捐赠500万元,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合作成立“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旨在帮助致力于新能源事业而家境贫困的寒门学子。


这些年来,“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资助26名贫困大学生共计13万元;拨付资金在中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3所高校设立了思源奖学金,每年资助15万元,帮助3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基金还发挥中原文化优势,举办了“公益书学堂”培训,资助了中西部15个省份116名群众通过文化扶贫,学以致用,带动和帮助中西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吸纳周边群众就业500余人,不仅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而且也有效地增加了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农民的收入,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和位于山区的中站区龙翔街道龙洞村结对子,先后出资200余万元,解决群众住房难;铺设水泥路,解决出行难;架设供水管线,解决吃水难;提供项目,解决村民脱贫难;出资50万元修建校舍;连续11年累计出资90万元,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


这一系列的爱心行动,就是“多氟多责任”的生动诠释。


做好企业,回馈社会,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执着于理想,践行于实际,李世江殚精竭虑书写着人生善意。



创新多氟多,未来更可期。多氟多选择了氟锂硅三个元素进行化学和能源研究,坚持从氟化工到新能源,从化学到电化学的企业发展路径,立足在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持续创新,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作出应有贡献。


回看多氟多,一个焦作市的“芝麻企业”,发展到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领军龙头,李世江功不可没。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就是李世江,疏于市场的喧闹,致力于自己选择的路。李世江一路前行,一路播种,看前方,不回头。


他笃定,耕耘一定有收成。人的价值是火炬,除了照亮自己,空中还有余晖,后面的人会从火光中找到你。


匠人李世江,你的精神力量在传递,看得见的物质在发光,看不见的无形资产击人心。赞誉的高度和人生价值等同,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你给世界创造财富的正比,等价的回报在彩虹后。


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社会是不会忘记的。